盖德莱恩斯
Guidelines
昨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第十五版亚洲地区大学排名。
今年亚洲地区大学排名涉及760所高校。也是历年最多的一次。
本次QS亚洲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共涉及11项指标,分别是:
学术声誉指标(30%)
雇主声誉指标(20%)
师生比(10%)
国际研究网络 (10%)
论文篇均引用率(10%)
教员人均论文数(5%)
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(5%)
国际教员占比(2.5%)
国际学生占比(2.5%)
入境交换生比例(2.5%)
出境交换生比例(2.5%)
下面和途途一起看看今年亚洲排名的情况吧!
✅北京大学获得2023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一! ✅新加坡国立大学后退1名,排名第二位,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三。 ✅中国大陆高校上榜数量最多,共计128所;印度紧随其后,共计118多所。日本106多所。 ✅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研究影响力指标表现优异!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高校的国际师生数量占比都很高。 ✅韩国排名较为集中,其中韩国科学技术学院排名第八,近五年来排名最高。 ✅越南高校提升最大,55%院校排名都有所上升。 ✅印度在研究生产方面表现出色,有三所高校在教师论文数量方面跻身前5。 北京大学跃居榜首,新加坡国立大学未能连续第五年蝉联亚洲第一,排名下降至第二位。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三。从整体上榜情况看,中国依然保持了在亚洲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力地位。 尽管中国大陆顶尖高校排名上升,但是也有许多大陆高校排名下降。本排名中62%中国大陆高校排名下降,24%排名稳定,14%排名提升。有2所高校首次进入排名。 两所中国大陆高校跻身亚洲前三,为大陆高校在该排名历年来最好成绩,这不仅反应了中国大陆高校的崛起,也反映了亚洲地区其他竞争高校的步履蹒跚。 中国大陆高校在国际雇主和专业学者间享有极高声誉,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QS学术声誉指标中分列第三和第四。在雇主声誉中恰好相反,清华大学第三、北京大学第四。 大连大学是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提升最多的院校,上升22位排名亚洲第132。 中国科学院排名上升5位,位于亚洲第80名。在每位教师论文数量方面,它是亚洲地区最高产的研究机构。同时它也是亚洲地区最具国际合作精神的研究机构,在国际研究交流指标中获评100分满分。 中国科学院在员工博士文凭数量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,是大陆最多的高校,但亚洲排名第32,也突出了大陆高校在这方面略显薄弱。不过尽管这项指标竞争激烈却没有将亚洲顶尖高校区分开来。 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拥有大陆最国际化的教师团队,在该指标中分列第17和18名。暨南大学国际学生数量大陆最多,排名亚洲第19,也是大陆唯一一所在该指标中排名进入前30的院校。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亚洲地区高校的排名情况,可以将下方链接复制到浏览器中打开查看